膠球清洗裝置
一、 系統簡介及工作原理
1. 膠球清洗裝置系統簡介
膠球清洗裝置主要由收球網、二次濾網、裝球室、膠球泵、電氣控制柜等部件組成。對于大機組采用單元制系統即凝汽器每一側使用收球網、裝球室、膠球泵各一臺;對于小機組通常采用共用制系統,膠球清洗時先把比冷卻管內徑大1-2mm的海綿膠球放入裝球室,在膠球泵的作用下膠球被送入循環水進水管,隨著循環水的流動,膠球被擠入凝汽器銅管中進行擦洗,膠球通過凝汽器銅管后與循環水一起進入收球網,隨后被膠球泵抽出,再進入裝球室。如此循環,膠球不斷擦洗凝汽器冷卻管內壁,使之保持清潔。
使用這種裝置可在機組不減負荷的情況下清洗凝汽器,提高凝汽器的傳熱效率,防止汽輪機熱效率因背壓升高而降低,同時可防止冷卻管因結垢而腐蝕,延長冷卻管的使用壽命,是節能和改善勞動條件的理想設備。
2. 膠球清洗裝置的系統原理
圖1:膠球清洗裝置的系統原理
二、膠球清洗裝置各組成部份的性能及結構簡介
1. 收球網
膠球清洗裝置的關鍵設備是收球網,其效果決定于收球率,而收球率又決定于收球網的完善度。過去,收球網有SL型與SF型等種類,實踐證明這類收球網效率低,膠球損失大,主要表現在:收球率低而不穩、嚴密性差、卡球等;膠球泵出力不足時,收球率明顯下降;收球網水力工況不穩時,收球率也明顯下降。
我公司針對現有收球網的上述缺點,根據循環水進出管的直徑大小,設計了單板式SD型收球網(適用于公稱直徑≤DN900的母管中)和“V”型雙板式SQ型收球網(可用于公稱直徑≥DN800的母管中)兩大系列。
1.1 單板式收球網(SD型)
SD型單板式收球網在保持了原有收球網相對穩定性的基礎上,在內部網板及下部出球口處進行了針對性的改進設計,使得網板呈整體式結構,采用隔圈、螺桿壓緊式結構,保證各柵條間的距離及整體的強度,不夾球、不變形;出球口加裝了一套“壓頂裝置”防止網板經長期運行產生變形與出球口貼合不牢。
圖2 :SD型收球網外型結構
1.2 雙板式收球網(SF型)
SF型收球網是一種最新型收球網,具有以下特點:①改變收球網的結構型式,收球時,網片呈“V”型,雜草、雜物及膠球集中于網片底部,有效地克服了跑球、卡球現象。不收球時,網片呈“A”型狀,可以對網片進行反沖洗。②采用強制性回收膠球機構,把膠球及雜物直接送到膠球泵入口處。③去除了關斷閥、調節閥等活動部件,使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體積也比原來的收球網縮小了1/3。④由于采取了強制回收,所以對膠球泵出力要求不高,且不受流速、流量大小的影響,膠球回收率可達95%以上。
該型號的收球網由筒體、柵網板、電動推桿、螺旋輸送機構等部件組成,收球時,柵網板呈“V”型,膠球雜物及水垢等沿柵網板表面下滑到收球網底部,并被螺旋機構強制送到膠球引出管,由膠球泵抽吸至裝球室進行下一輪清洗。不收球時,利用電動推桿,曲柄機構使柵網板呈“A”型,此時既可以減小水阻,又可以利用水流對柵網板進行反洗,使遺留在柵網板上的雜物被水流沖去,保證收球效率。
表2: SF型收球網外型尺寸
2. 二次濾網
二次濾網是冷卻水凈化裝置的主要設備之一,它清除了大于6mm以上的雜物,對保障膠球的暢通無阻和凝汽器的正常工作,起到了關鍵作用。
我公司生產的二次濾網有:切換式濾網(FE型)、外旋式濾網(WE型)、全密封電力傳動反沖式濾網(DII型)可供選擇。詳見專項說明書。
3. 裝球室
裝球室是膠球清洗裝置中用于放球、取球、存儲和觀察膠球循環情況的裝置。它由外殼、漏斗、切換閥等組成,并配有觀測窗、放氣、放水閥門等。
圖4:裝球室外型結構
4. 膠球泵
膠球泵是膠球清洗系統中使膠球進行不斷循環的動力設備。該泵是一個專用的無障礙離心泵,其葉輪由兩葉片構成的管狀通道,具有不堵塞、不切球和膠球磨損小等優點。
4.1安裝
4.1.1 開箱后檢查泵和電機,如果證實無任何因裝卸和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損壞和緊固連接件的松動,泵的進口完好,無塵土、污物進入泵內,則可不必重新拆卸和裝配,直接送到現場安裝;有的使用單位按規定需進行驗收或拆檢的,按使用單位規定進行。
4.1.2安裝前應作好附件的檢查和安裝工具的準備工作。
4.1.3安裝泵的基礎平面用水平儀找平,基礎應牢固可靠。
4.1.4調整、找正泵與電機軸心線,如不同心,應用墊鐵調到同心為止,并保證上緊底座螺栓和地腳螺栓后仍保持同心。同心度可通過測量聯軸器外圓和兩端面間隙來控制。聯軸器外圓上、下左、右差別不超過0.1mm,端面四周最大間隙和最小間隙之差不超過0.3mm。
4.1.5泵的管路系統應各自設置支架,不允許管路重量由泵來承受。
4.1.6泵的安裝位置高于液面時,應設底閥,并注意安裝位置(考慮阻力損失)不得大于泵的允許吸程;若泵的安裝位置低于液面,可于泵進水管設控制閥和濾網,濾網根據抽送介質所含不同雜物設置,主要防止木棒、樹枝等條形物吸入泵內。
4.2 使用和保養
4.2.1起動:以點動方式檢查泵的轉向是否正確,不得長時間反轉;起動前,在非灌注情況下,設置底閥時,應加灌足量引水,在不設底閥時應采用抽真空引水方式;確認可正常起動時,即接通電源,調節軸封呈滴漏狀態(嚴禁無水運轉)。
4.2.2進出口設置壓力表(進口為吸上狀態時設真空表),以監測泵運行狀態。在起動時應關閉這些表計,正常運轉后打開表計,調節到所需運行工況。
4.2.3運轉:當泵進入正常工作狀態后,需經常檢查電機溫升情況,軸承溫升不應超過35℃,極限溫度不應大于75℃。
4.2.4使用和保養:泵運行1000小時后,應進行檢查,并更換新油一次;如發現葉輪密封間隙磨損增大,應予調整。端面間隙應控制在0.3mm~0.5mm,如為徑向密封,單面間隙應為0.25mm~0.3mm,磨損嚴重時,可重換相應零件。
4.2.5拆卸按以下順序進行:松開進水側螺母,取下泵蓋,擰下葉輪螺母,取下止退墊圈、葉輪、泵體、后蓋和軸套,拆下軸承壓蓋,取下軸承和軸(防止損傷)。
裝配順序與上述相反。
江蘇天錘電力輔機有限公司
0518-85370858